中国建材H股转A股被撤单 大扩张致双高风险

作者:微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3-06-03 08:18:54   

  中国建材

查看该股行情|最新资讯|投资评级|相关窝轮/牛熊证

  有着摩根士丹利、中金这些“明星团队”的保驾护航,却在历时近两年的A股上市之路上无功而返。5月31日,证监会公布的IPO申报企业“终止审查”的名单中,中国建材(03323.HK)作为一家央企也赫然在列。

  中国建材相关人士表示,“撤单主要是因为A股IPO何时开闸没有清晰的时间表。”

  而就在前几日,中国建材有关人士曾向媒体表示,不出意外的话,将在5月30日前提交有关财务核查报告,强调不会错失此次IPO。

  一些券商人士认为,除了受到IPO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建材此次撤单,原因可能很多,但其基本面情况不佳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其高达2105亿元的总负债及316亿元的商誉。

  华丽入场

  2011年7月29日,中国建材公告宣布,拟向A股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0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A股,计划募集资金150亿元。

  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湖南衡南南方水泥、广东省韶关昌山水泥的股权、完成收购但是尚有余款未支付的19个项目、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扩建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等18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对于H股转A股,中国建材异常重视。

  其保荐团队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宣布重返A股的前4个月,中国建材举办了香港上市五周年庆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中金执行董事杜祎清以及摩根士丹利董事位列贵宾席。

  同时出席的还包括证监会、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发改委、国资委等部委官员,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材联合会的负责人以及20多家新闻媒体。

  去年2月,中国建材进入“初审中”阶段。一个多月后,其上市状态变更为“落实反馈意见中”。

  但在其后的H股转A股的上市之路上,中国建材却似乎越走越不顺。

  去年7月,或许是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中国建材方面表示,将募资金额缩减为100亿元左右。

  到了今年4月,中国建材有董秘局人员向者表示,当时由于旗下有400多家企业,来不及提交自查报告,因此申请了中止审查,以延期提交报告。

  “双高”风险

  事实上,伴随中国建材坎坷的A股回归之路的,是其下滑的业绩以及大规模“联合重组”带来的高负债和高商誉风险。

  近几年来,中国建材利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的机会,大规模收购全国各地的水泥企业以及商品混凝土、矿山等上下游企业。

  但在大规模收购过程中堆积的大量负债已经成了中国建材难以回避的问题。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建材的总负债为210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38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12年年末的82%再度上升至83.8%。

  而在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中国建材大规模的高溢价收购也潜藏着商誉减值风险。

  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建材的商誉已经达到316亿元,占到非流动资产的18.8%。高商誉,源自中国建材在收购过程中付出的高溢价。

  以中国建材2011年收购的两家西南地区企业为例,在收购四川利森建材的时候,后者的净资产为13.11亿元,收购金额为22.91亿元,重庆科华控股水泥净资产为5.52亿元,收购金额为18.09亿元。

  但到了2012年,西南地区的水泥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企业普遍亏损,中国建材西南水泥的水泥单价也已由2011年的282.4元/吨降到了2012年的250.5元/吨。

  
留言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