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形容目前新三板的情况再恰当不过。

  一位南京“新三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是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大家都期待全国扩容赶紧开闸,交易细则早点落地。”

  “未来新三板是想要推行做市商的制度,可能会试点优先股,还有创新债权和股权的融资手段,但是细则没有出来之前,什么都不好讲。我们在和企业去谈未来会有怎样的融资渠道,未来信披是怎么样的都没法谈。”一位深圳地区的投行人士如是说。

  不过,随着近日数位证监会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新三板扩容具体方案正在制定,能够尽快出台,让市场真正感觉到的新三板扩容已经进入倒计时最后的读秒阶段。

  地区储备企业激增

  成都市金融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成都一市就有拟挂牌企业130余家,其中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约的有70余家,完成股改30余家,另有近20家将在近期完成股改。而下一步,还将在梳理现有政策、借鉴其他城市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成都“新三板”上市奖励扶持政策。

  同时成都市金融办向本报提供了一组数据,近日组织相关培训会共计10余次,培训参会企业累计350余家。目前深入区(市)县,开展企业调研工作,走访企业共计170余家。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也于近日召开新三板扩容动员会,湖北省上市办的负责人提出,在新三板扩容前,要力争有200家企业与主办券商签约推进,争取新三板年底扩容时有50家企业申报并挂牌。

  湖北省内的东湖高新区,因为本身便是新三板试点的四大高新区之一,当仁不让地占据了湖北省储量的高地,和券商签署了辅导协议的企业多达160家左右。截至目前,新三板试点扩容一年以来,东湖高新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9家之多,年内有望突破40家。

  成都,还有武汉的东湖高新区仅仅是全国各地拟上新三板企业数量高速增长的一个缩影。

  一位深圳地区的券商人士指出:“按照目前已经报备企业的数量来看,如果今年年内新三板扩容会开启的话,甚至会出现企业挂牌排队的可能性。”

  券商跑马圈地风格不一

  券商无疑也是忙碌的“新三板”中忙碌的一环。

  一位华南地区的券商人士指出:每个券商的风格不一样,不一样的风格导致盈利的状况也不一致,目前来看券商就算是盈利也是微利,多数甚至是不赚钱的。同样不一样的风格也体现在对于企业的选择,就我所知,像中部地区的一些券商对于在新三板公司的选择这一块就没有风控的要求,以冲规模和挂牌的公司数量为主。像我最近常接触湖北的一家券商,他们年盈利400W的项目也敢做。”

  另外一位深圳地区的投行人士在与记者交流的时候说到:“我们对于企业就有一定的选择,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未来的成长性,这个行业未来的前景。不过我们也有一些特殊的选择,比如武汉一家规模不大的做石油勘探开发软件的企业,像这些国有石油巨头在国外的开采业务规定是不能使用国外研发的石油勘探开发软件,所以这一块的毛利率就非常高,一挂牌就有上市公司想要收购他们。”

  一位华东地区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自己团队对于企业的筛选有这么几条,首先销售收入在2000万以上,不过对于利润并没有特殊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要有专利,行业最好是符合国家鼓励的行业和引导的行业。同时也表示目前已有十多家的储备企业。”

  第三方也从中获益

  记者在最近和一些从事为拟挂牌新三板企业提供前期服务的第三方公司的相关人士的交流中获悉,新三板扩容预期的高涨也为他们的业务量带来了不小的增长。

  一位华东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说到:“临近新三板扩容之前,业务的量越来越大了。而目前我们和企业是双向选择,我们提供的服务是规范企业行为的各方面。目前我们业务量增加也是因为一要扩容了,企业多券商就忙不过来了。我们和券商算是前后的关系,券商对一般企业没耐心,我们整理干净了交给他们。同样会收钱,但工作量少了他们才愿意做一般的企业。”

  而另外一位南京地区同样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也向记者指出:“我们差不多类似于保姆一样的角色,帮助企业去规范管理,财务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乡镇企业,基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所有领导角色全是家人在做,财务很不规范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辅导。”

  前述华东地区人士向记者说到未来的雄心壮志,“我们要做雪中送炭的项目,不做锦上添花的食利者。我们和企业双方都会受益,不是短期合作的效益,我们会不收服务费,把服务费折成股份,以后我们会是新三板的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