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品牌潜力 释放创新动力 注入混改活力 “三力合一”推动百年白药脱胎换骨

2020-12-12 09:38:3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雪

  云南白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百年民族品牌,承载着中国人的百年记忆。

  进入资本市场后,这家老字号公司也在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它是A股市场第一只Tenbagger(十年十倍)股票,价值投资者标配的“白马股”。1993年公司登陆A股市场,彼时发行总市值不过8.28亿元,如今的云南白药市值已超过1400亿元(截至12月11日),上市至今市值增长超过160倍。

  在混改两个阶段工作圆满完成一周年之际,在资本市场3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上证报记者走进云南白药,倾听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汪戎回顾发展历程、总结混改成果。“我们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让云南白药这个卓越品牌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居安思危的紧迫感,为云南白药提供了发展的不竭动力。

  百年白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的云南白药,已搭建形成全面完整的战略发展框架,这个“百年老中医”通过持续强筋健骨,向着“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疾步前行。

  一份充满“智慧和担当”的混改方案

  云南省政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为混改方案划出了4条清晰底线:一是战略资本的引进采用“增资扩股”而非“股权转让”方式,且必须以现金出资;二是混改主体选择白药控股而非上市公司;三是股权设计上采用无实际控制人模式,让民营大股东与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保持一致;四是管理团队去行政化,所有董监高人员全部取消国企领导身份及行政级别、待遇,由公司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市场化的选聘及考核。

  1993年12月15日,云南白药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后的20年(1993年至2013年),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尤值一提的是,1999年公司在以王明辉为掌舵者的优秀管理层的带领下,完成了从“单方”向“产品系列化”的延伸,并成功切入消费品领域,挖掘了白药的强大品牌价值,公司收入开始猛进。在竞争较为激烈的OTC市场及消费品市场,品牌效应为企业带来了强大议价力。

  但2014年后,在医改深化、行业格局转型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云南白药的经营业绩增长开始出现结构性的放缓。

  “当时的云南白药,发展虽然很稳健,但也遇到了明显瓶颈,企业的增长曲线和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不匹配,必须通过改革来激活。”用汪戎的话说,云南白药彼时需要涅槃重生。这个品牌百年的积淀在等待被重构、被激发。

  适逢云南省要培育优势产业,大健康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首着力发展,进而亟需通过激活龙头企业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然而决策者也有顾虑:不推混改,企业尚能平稳发展,没有风险;力推混改,除了需要面对种种复杂矛盾,还要思虑周全以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贱卖甚至混改失败等风险。混改与否,考验着参与各方的勇气和担当。

  作为第一家上市的省属国有企业,也是全国大健康产业领域的佼佼者,云南白药面对云南省产业布局发展的现实诉求、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企业发展的内生迫切需要,力推混改。

  在汪戎看来,混改方案“充满智慧和担当”。在这个方案中,云南省政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为方案划出了4条清晰底线:一是战略资本的引进采用“增资扩股”而非“股权转让”方式,且必须以现金出资;二是混改主体选择白药控股而非上市公司;三是股权设计上采用无实际控制人模式,让民营大股东与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保持一致,双方都无法实现单一控股和“一股独大”;四是管理团队去行政化,所有董监高人员全部取消国企领导身份及行政级别、待遇,由公司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市场化的选聘及考核。

  方案既定,云南省“广发英雄帖”,多名行业巨头应约而至。2016年12月,白药控股混改方案公布,来自福建的民企新华都集团斥资200多亿元入股白药控股。

  为何最终选定新华都?据汪戎透露,在谈判中,各个潜在合作方对云南省拟订的白药混改方案难以达成一致,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增资扩股要求投入巨大的现金额度,二是非上市公司作为混改平台所隐含的退出风险。对于投资决策体系极为细密的大型投资企业而言,上述投资结构显然意味着较高的资金压力以及诸多的不确定性。但对于云南省而言,简单的国有股权转让显然无法达成底线目标,若直接在上市子公司层面开展改革,又很难保证改革的系统性和彻底性。

  面对苛刻的条件,新华都表示愿意接受改革方案关于“在控股层面混改”“增资扩股”“股权比例设置”等全部条件,愿意“股权锁定6年”,并表示将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以赴支持白药加快发展。

  至于产业方面的协同性,汪戎说:“必须有取舍。我们认真彻底地思考过,白药的战略发展需要从以内生增长为主,向内生与外延相结合方向转型,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资源重组,而新华都可以为云南白药赋能。”据介绍,云南白药自1993年进入资本市场至混改之前,鲜有过大规模的资本运作,以内生发展为主。面对企业的迅速成长,越来越需要有规模的并购重组、资本运作来帮助云南白药打开成长空间。

  2017年6月,江苏鱼跃再向白药控股增资50多亿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至此,云南省国资委、新华都及江苏鱼跃分别持有白药控股45%、45%、10%的股权,白药控股实现了混改方案的股权结构调整目标。

  一条“反向吸收合并”的独特路径

  交易作为云南白药整体改革部署的延续,旨在通过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白药控股,整合优势资源、缩减管理层级、避免潜在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对当前国企改革政策要求的积极实践。

  2018年7月9日,云南白药吸收合并白药控股启动,云南白药整体上市工作就此展开。

  交易完成后,云南省国资委与新华都及其一致行动人转为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云南白药的股份,且持有股份数量一致,均为25.14%。

  对于此次重组的缘由,云南白药方面表示,“交易作为云南白药整体改革部署的延续,旨在通过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白药控股,整合优势资源、缩减管理层级、避免潜在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对当前国企改革政策要求的积极实践。”

  “吸收合并在混改初期就已经有了考虑,整体上市是混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汪戎说,“白药控股完成混改以后,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云南白药95%以上的经营业务、经营性资源都集中在上市公司,新引入的巨量现金资产却集中在控股公司。管理架构重叠,经营决策受到影响,对新项目的资源整合也不利于协调、平衡,潜在的同业竞争风险会逐渐显现……”基于以上考虑,云南省对白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设计,从一开始就包括了在母公司层面增资扩股和推动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母公司两大步骤,构成一个整体方案。

  相对于白药控股层面的混改,云南白药对白药控股的“反向吸并、整体上市”独特的混改路径,也让云南白药混改受到广泛关注。

  2019年7月,随着吸收合并的正式完成,云南白药混改大幕也随之落下。

  混改不仅让国有资本实现了保值增值,国资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吸收合并前,云南省国资委通过白药控股间接持有云南白药18.68%的股权,吸收合并之后持股比例则增至25.14%。

  “一股独大”的决策权力被打破,云南白药实施了更为彻底的法人治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化反应速度,进而大大提升了经营的效率。

  如果国资和民企股东意见不一致怎么办?面对记者的提问,汪戎笑称“目前来看运行平稳”。 他进一步解释道,“事实上,这种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大事情必须达成一致才可以做,因此协调和沟通就变得特别重要。现在各方都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取向。”

  一种携手共赢的机制体制变革

  混改的最大好处不是云南白药得到了200多亿元的“真金白银”,也不在于能否给云南白药管理者和员工增加了工资待遇,关键在于给了云南白药市场化的考评机制、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以及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平等携手共赢的体制机制变革。

  国企混改究竟改什么?云南白药的混改为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示范。

  “当前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顽疾就是‘一股独大’,解决的方式就是搞‘二次混改’,即通过引入民营战略投资者、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再次降低国有股权比重,改变国资监管部门管理上市公司的模式,转变企业自身的经营机制。在这些方面,白药模式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记者表示。

  吴刚梁表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上市公司中的主力军,资本市场也是推动国资国企改革重要平台。和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相比,证券市场上的国有股权交易额大,定价更加合理有效,操作模式成熟。另外,资本市场还是推进国企内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更多地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引进资本是手段,转机制、增活力才是目的。多位市场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混改的最大好处不是云南白药得到了200多亿元的“真金白银”,也不在于能否给云南白药管理者和员工增加了工资待遇,关键在于给了云南白药市场化的考评机制、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以及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平等携手共赢的体制机制变革。

  最显著的是,云南白药激励机制的改变,真正发挥了人才优势,从而为云南白药带来了不一样的智慧资源。

  董事长王明辉在一次集团会上对员工们这样说:“在目前这个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乌卡时代(VUCA),企业竞争已经从成本竞争、产品竞争上升到了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在什么样的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就决定企业能成为什么量级的企业。”

  那么,今天的云南白药是在什么样的范围招募人才?又究竟想成为一家怎样的企业?

  “云南白药未来将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并得到全球的尊重。”汪戎说,混改前的云南白药受传统体制约束,在人才的引进和收入分配上都受到了局限和制约。随着混改的完成,想要“走出去”的云南白药参照国际化的薪酬水平和激励机制,快速加大了国际化人才的引进。

  从引进全球仿制药排名第一的以色列梯瓦制药公司前CEO,到韩国高级研发专家团队、中国香港并购团队进入云南白药,再通过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如今的云南白药人才济济。

  2019年7月完成整体上市后,当年12月云南白药就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今年4月份又推出了期权激励计划,上千人次的核心骨干、员工由此与公司的前途、股东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

  “股权多元又非一股独大,团队和员工以股权为纽带形成长效机制,这是最适合竞争性行业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汪戎表示,混改得到了企业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的拥护和支持。“特别是员工持股计划和期权计划的兑现,让员工真正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和主人,从而焕发了员工的真正热情和创新动力,为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和人才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外界看来,云南白药的成长与公司的管理团队密不可分,核心高管在白药的任职时间长且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面对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公司在高度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带领下持续创新,深挖“云南白药”品牌价值,实现了云南白药由单一的白药系列向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一个向大健康领域转型的“新白药”

  混改后的云南白药,笃定迈步在“新白药大健康”征程中,迭代升级“强中央突两翼”战略。“强中央”即坚持做强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医药物流4个板块;“突两翼”是创新推动骨伤科和医美、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品研发。

  企业的成长源于对价值的创造。面对医药产业内部竞争和分化的愈演愈烈,面对中国制药企业与世界级巨头之间的较大差距,面对新的产业格局,对市场有着极高敏锐度的云南白药,其未来的发展赛道将如何开启?又如何令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汪戎表示,未来中医药仍会是云南白药的核心支柱和产业根基,但随着产业边界不断被打破和重新定义,公司将不再局限于传统中医药范畴,而是要充分理解和适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顺应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和世界医药产业的发展潮流。

  混改后的云南白药,笃定迈步在“新白药大健康”征程中,迭代升级“强中央突两翼”战略。“强中央”即坚持做强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医药物流4个板块;“突两翼”是创新推动骨伤科和医美、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品研发。

  “这样一个全新的业务架构和空间布局实施后,必将极大地提升云南白药的科技创新能力,极大地强化整合国际资源能力,特别是引进顶尖国际人才团队的能力,进而带动云南生物制药业的整体提升,形成云南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制造基础。”汪戎对记者说。

  未来,云南白药希望在医疗和医药两个核心领域,通过战略合作、开发引进、投资并购、创新服务等多措并举来打造云南白药新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过去的云南白药更像是一家工业制造型企业,未来会不断出现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据汪戎介绍,云南白药将持续稳固现有业务,并逐渐发力于医美和骨伤科两翼,在厚实的根基上不断蓬勃生发出新的枝芽。

  例如,在公司具有独特优势的骨伤科领域,基于云南白药的长期积累优势,公司未来中长期计划重点布局骨科和伤口护理等领域,以自主创新、整合重组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新产品引进和医学研究中心构建为突破,基于云南白药在骨伤科领域的长期积累,整合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源,打造成为高度专业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医美领域,云南白药今年在上海设立国际中心和美肤实体企业。9月,日本POLA集团旗下的POLA化成工业与云南白药签约,将围绕天然药用植物护肤化妆品新成分研发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全球肌肤健康管理以及植物护肤的新走向。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愈发看重,而在品质的背后则是技术的“PK”。

  不断在变革中突破,于传承中创新,才是百年云南白药永葆活力的秘诀所在。混改不是点石成金,从某种角度而言,混改更像是助燃剂,其产生的动能正在云南白药各个产业逐渐释放。

  “如果没有混改,我们今天选择的赛道、要做的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在未来竞争中成功概率有多大,可能都会不一样。”汪戎总结道。

  深挖品牌潜力、释放创新动力、注入混改活力,百年品牌云南白药如今依然朝气蓬勃,后劲十足。

  【云南白药大事记】

  1880年 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

  1902年 曲焕章遍尝上百种草药,经过多年的反复试制、改进和验证,创制出对治疗跌打损伤、内脏出血有奇特功效的云南白药(百宝丹)。

  1916年 曲焕章将白药呈送云南省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列案为优,申请列为正式药品,允许公开出售。

  1924年 当时的昆明市政公所核准发给曲焕章草科医士执照,曲焕章在昆明开设伤科诊所,开始了百宝丹的生产和销售。

  1938年 曲焕章在重庆病逝,终年58岁。

  1955年 缪兰瑛(曲焕章妻子)将“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处方和技术全部贡献给国家。

  1955年 10月,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批准,“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改名为“云南白药”,由地方国营昆明市制药厂正式生产,确定了白药生产的工艺和质量标准,并动工兴建白药车间。

  1971年 云南白药厂挂牌成立。

  1988年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确认云南白药厂为“云南白药定点生产厂”。

  1993年 11月30日,云南白药厂改制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2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家上市企业。

  1996年 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控股大理制药厂、文山州制药厂、丽江药业有限公司,组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 云南省医药公司、昆明天紫红药厂作为优质实物资产,配股进入云南白药集团,同期云南红塔集团出资购买云南白药集团部分国有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00年 “云南白药”“云白药”和“云白”3个商标注册获得批准。

  2001年 云南白药创可贴在北京市场试销。

  2002年 “云南白药”(中药)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2004年 第一支云南白药牙膏面世。

  2010年 云南白药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2011年 云南白药呈贡产业基地落成,支撑起12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120亿元的商业流通。

  2016年 云南白药开启混改大幕。

  2018年 开展云南白药整体上市工作。

  2019年 云南白药整体上市,首日市值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