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3-10-21 13:53:14 来源 中国证券网 | 作者

  《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暨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座谈会于10月21日下午14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以下为本次座谈会的文字实录:

  主持人 王长胜:
  各位来宾下午好,《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暨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座谈会现在开始。今天我们会议有四项议程:主题发言和首发式、领导讲话和成果发布、与会嘉宾的讨论交流、战略合作签字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发布会的各位嘉宾。

  主持人 王长胜:
  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东北亚开发理事长郑新立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同志,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副主席、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同志、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同志,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同志,国家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同志,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东北亚开发研究院城市所所长杨中川同志,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同志,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同志,国务院参事、中小城市绿皮书首席经济学家、中科院研究员牛文元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同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原司长李兵弟,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副司长吴太平同志;

  主持人 王长胜:
  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同志,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和法规司司长李国斌同志,中央政策研究室副局长焦庆杰同志,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孙勇同志,江苏省昆山市常务副市长夏小良同志,湖南省长沙县委书记杨懿文同志,辽宁省海城市市委书记项世伟同志,新疆自治区库尔勒市市委书记薛斌同志,江西省南昌县县委书记郭毅同志,河北省迁安市市长张淑云同志,四川省郫县县长刘霞同志,河南省新郑市长刘建武同志,安徽省宁国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永跃同志,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区委副书记凌光耀同志,江苏省句容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群同志,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副区长吴新奎同志,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副区长杨小晶同志;

  主持人 王长胜:
  广东省高要市副市长刘志能同志,利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谢海榆同志,东方园林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金健同志,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行政总监王槑同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晓刚同志。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来自IBM、韩国SK、桑德集团、清控人居集团、中国药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的负责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项议程,首先有请杨中川秘书长代表中小城市绿皮书课题组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杨中川: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逐渐成熟与评价。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52.6%,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这种速度世界罕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城镇化对工业化提供了空间,改变了人口和产业格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如今中国有超过7.1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集聚,城市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理想。然而,传统的粗放式城镇化已不可直立,城镇化转型迫在眉睫,走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共识。

  杨中川: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正确道路的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化、农业现代化互相协调,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政府创新为保障,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合理科学的结构,前面提升城镇化进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城镇化道路。

  杨中川:
  中小城市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展示城市文明、防范现代城市病的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未来20年,随着中小城市加快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尽快恢复建制市设置工作,将那些有条件的建制镇升格为建制市,中小城市将得到大幅的增强,特大城市的吸纳能力将趋于下降,而建制镇吸纳人口份额将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在新增城镇人口中,100万以下人口的城镇将达到70%的新增城镇人口。由此可见,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成败。

  杨中川:
  中小城市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展示城市文明,防范现代城市病、建设和谐城市的最佳实践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战场。未来20年,随着国家鼓励中小城市加快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尽快恢复建制市设置工作,将那些有条件的建制镇升格为建制市,中小城市将得到大幅的增强,特大城市的吸纳能力将趋于下降,而建制镇吸纳人口份额将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其结果,在新增城镇人口吸纳比重中,100万以下人口的城镇将达到70%的新增城镇人口。由此可见,中小城市在城镇化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小城市城镇化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成败。

  杨中川:
  目前,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仍面临着包括体制机制障碍、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产要素聚集困难等诸多挑战。要推动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就必须为中小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中小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杨中川:
  首先,要突破中小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公共资源配置不均,户籍制度改革滞后,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僵化,法制建设任务艰巨,社区组织不健全等等。突破这些障碍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大对中小城市建设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严格依据人口规模,而不是城市登记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任用管理体制,摒弃传统政绩观,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推广广东省、湖南省高配县委书记、县长的经验,扭转政府行为短期化、功利化局面,提升社区组织在中小城市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三是明确户籍改革思路,标准兼治,弱化户籍制度对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四是尽快恢复撤县设市工作,适当增加建制市数量,逐步把有条件的县设立为县级市,并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按照城乡统筹和现代城市理念进行规划建设,使之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五是着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释放城镇化发展空间和潜力。

  杨中川:
  其次,要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努力提升中小城市的要素聚集能力。中小城市、小城镇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制约,就业机会相对焦烧,人口吸纳能力非常有限,农村人口进城仍然更愿意选择大中城市。部分中小城市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严重,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高门槛,影响了城镇的人口吸纳。因此,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成为了中小城市增强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根据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城镇化发展目标。既要强调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防止城市建设盲目扩张,又要防止片面强调产业发展,而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要求产业先行,突出产业聚集与人口聚集的良性互动,通过产业的集聚促进人口的集聚,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同时以城镇服务功能的完善为产业集群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同时以城镇服务功能的完善为产业集群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考虑独特的技术水平、人才供给和产业基础,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应着重突出劳动密级型产业,突出产业在就业人口吸纳、居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的功能。中小城市产业发展要突出地域特色,坚持特色化发展、链条化发展,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方面多做文章。三是产业园区城区化。通过集群式发展,推动产业园区由功能分区向空间融合转变,逐步改变产业园区远离城市、孤立发展的局面,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城市空间优化方面的作用。通过生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使得园区不仅能用人,还能留人,不但适合工作,还适宜生活。

  杨中川:
  再次,要大力实施对接大城市、融入城市群战略,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协调发展。大城市集聚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的资源,产业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吸纳就业人口数量大,但同时也在交通、环境、治安等方面暴露出“城市病”。相反,小城市和小城镇却缺乏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人气明显不足。当中国最好的医院和医生、最好的基础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时,人口的疏散和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规划先行,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一些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真正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以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化格局。

  杨中川:
  中小城市、对接融入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思路包括:一是积极实施融入绽裂,甘当配角。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发动机,中小城市应当充分借势发展,通过产业配套、市场互动、资源共享的方式,融入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鼓励不同城市在统一产业细分行业上的分工合作,以及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合作。核心地带以产业集群为支撑,但在相对边缘化的地区,则应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缩小与核心地区的差距。以中小城市和县为单位,找出各自特色和优势,以经济发展规划为基础,建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二是培育主打产业,提升专业化程度。不能搞简单的重复建设,实行差异化、错位式发展。因势利导,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协作配套、延长链条、产业升级,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项目支撑、承接转移、链式发展、园区集聚为抓手,逐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三是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避免成为单一功能卫星城。融入城市群,对接核心城市,并非要成为单一的“卧城”或“产业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事业各国建设的卫星城都强调功能的综合化,典型模式是:相对独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自成体系,强调职住平衡,与中心城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二者之间一般建有大型绿化隔离带,并通过轨道交通或其它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相连。因此,中小城市建设应注重自身功能的完整性,同时通过轨道交通和信息高速公路与核心城市紧密联系。

  杨中川:
  中小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质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效率,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对中小城镇城市城镇化进行科学指标体系研究,是引领中小城市提升城镇化水平,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从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思路出发,结合中小城市的发展实际,通过指标量化,课题组从集约智能、低碳绿色、协调和谐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集约智能主要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及城镇互联网比重两个指标衡量;低碳绿色,主要从GDP耗能、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以及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三个指标衡量;协调和谐,主要从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协调两个角度考量,使用了城乡收入比、城镇化水平与二三产业比重之比两个指标。

  杨中川:
  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中小城市总体城市化指数为43.2%,这表明,中小城市总体城镇化指标还比较低。集约只有智能方面,中小城市在两项指标上都远逊色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低碳绿色方面,能耗偏高、水质不达标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啊而空气质量则相对较好;在协调和谐方面,城乡收入比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与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昆山、浙江义乌、湖南长沙、江苏张家港等县市的城镇化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江苏昆山、浙江义乌、四川双流、湖南长沙、辽宁海城五个城市在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率城镇化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融合、低碳绿色城市建设的成功实验探索,为中小城市提供城镇化质量,树立了可借鉴的点评。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该项研究通过实践检验,势必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完善。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杨中川同志的介绍。

  下面举行绿皮书的首发式,有请郑新立主席、杨中川秘书长、杨群总编辑一起为这部绿皮书揭绸。

  主持人 王长胜:
  我们很高兴国内第四部中小城市绿皮书已经与大家见面了,更加可喜的是,我们的绿皮书也已经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新工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本书编委会对为绿皮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进行下一个议程——领导讲话和成果发布。作为论坛的主席,郑新立同志一直非常关注论坛的发展,今天又见到了这么多的老朋友,见到了这么多的领导同志,他有很多的话要讲,下面有请郑新立主任为我们做重要讲话。

  郑新立:
  同志们下午好,首先祝贺我们的绿皮书出版发行,今年中小城市聚会在一起,我觉得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会议在三中全会之后会召开,发一个文件。这十几年的实践,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就是城镇化,为了迎接会议,我写了一篇文章,已经印发给大家了,我想把主要的观点讲一讲,详细的内容请同志们看一下这篇文章。

  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呢?这就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按照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这样一个特点,中国城镇化应当是多层面、多形式的。另外,围绕着城镇化的发展要不断地深化改革,特别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郑新立:
  首先我们要看到,城镇化是未来十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明显的加快,但是和工业化进程相比,仍然明显滞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形成了两亿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但是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农村的土地、承包地现在大部分还靠自己的亲友在耕种。这种状况造成了三个严重的后果:一个是城市里无法建立高素质的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二是农业长期沦为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弱智产业,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比显得明显滞后,现在形成了老人农业;三是降低了工业化、城市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效应。本来我们城市化发展这么快,它的社会效应应该展现出来,但是因为我们政策滞后,所以有一些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未来20年,城市化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郑新立:
  我们测算,如果一年增加一个城市化率,每年有1300万人左右进入城市,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力量。特别是十八大提出,把农民工的适龄化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城市、对于农民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有好多农民可能为了自己的子女将来有一个好的教育,他愿意到城市里工作。另外,我们第三产业营改增的改革将会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一个加快的局面。我算了一下,如果我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0%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新增1亿1千万个就业岗位。农村的农民到城里来,将主要在第三产业找到就业岗位,所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为未来20年的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

  郑新立:
  根据研究的结果,人均GDP达到1万7千美元的时候,快速增长期才算结束,去年人均GDP是6090美元,这距离1万7美元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测算到2030年,我们能达到1万7千美元,到2030年的时候,我们城市化率能达到68%,接近70%的水平,那个时候我们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人均GDP达到了1万7千美元,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下降。所以在这之前,如果我们的速度明显降下来了,我想不是别的原因,主要是我们体制、政策出问题了,没有把潜力释放出来。这是想讲的第一个观点。

  郑新立:
  第二个观点,三大都市群的崛起将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未来中国城市化可能从三个层面来展开,第一个层面就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这三大都市群的发展到2020年左右都可能形成经济总量达2万亿美元左右的这样一个经济体,或叫都市群,这就赶上或超过世界上现在两大都市群,一个是纽约都市群,一个是东京都市群,这两个都市群现在的经济总量都在2万亿美元之上,现在三个都市群都在1万7千美元到2万美元左右,再有八年的时间,我们赶上纽约和东京都市群,中国形成三大都市群,经济、科技、社会、高度发达,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

  这三大都市群的发展要求我们打破现在城乡之间、城市和临近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的状况,回到交通或城际高铁把这几个城市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同城化的发展,人们可以住在临近北京的几个县,上班几个小时就到了上班地点了,这样就可以加快三大都市群的发展,充分利用这大都市群各方面发展的优势。

  郑新立: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发展成为刺激性的城市群,现在很多省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群现在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群的规模,比如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湖南城市群等等,他们在一个省的范围内成为带动本省发展的增长极。我们如果进一步发展,也是归到交通,把省会城市和周边的地级市连接起来,加上高速公路等等,也可以形成同城化的发展,所以成为带动各个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一个省,就人口和面积来讲,比欧洲的一个大的国家还要大,所以我们发挥各个省的作用,在省域范围内通过城市的发展,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增长极,吸纳本省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带动本省的工业化、城市化,形成若干个次级的城市群。可能是中国城市化的第二个层面。

  郑新立:
  第四个问题,以县城为中心,实现就地的城市化这是我们过去我们每年开会大家讨论的重点。今天我们与会的好多县负责同志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一级市和城市的区,现在你们已经走出了一个就地城市化的道路,像昆山市顺德区、长沙县,在位的这些城市,现在发展得很好,除了你们这些城市以外,其他我到过的江阴、乌江、武进、慈溪这些城市在一千多平方公里到两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生活圈,农民还住在中心镇或中心村里,他们从事二三产业也可以从事畜牧业和养殖业,他们可以在原来的地方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在这样的县级市,劳动力不需要大城市里跑,就在当地就业城镇化,这应当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点,现在在这些城市,我去考察大学生考上大学之后户口都不想转,留在这,农民在城里工作收入更高,居住的环境更好,农村比城市更有吸引力。前些年我们做了一个武进的调研。这个地方80年代的时候,如果农村人口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大家都很羡慕,现在谁在农村有一套房子都很羡慕,农村的特色居住条件很好,前面池塘后面竹林,有的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好,没有噪音的污染。在这些地方生活,只要生活是现代化的,上班是很方便的,不需要再到大城市里去了。德国的城市化的模式比较接近了,德国是城市化比较成熟的国家,现在人口的67%是住在小城镇里。所以这种就地城市化的模式,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我觉得应该朝这个方向走。

  郑新立:
  城市群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个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二是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城市集群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高铁的出现,在三百公里的半径之内可以形成一个商务圈,在一百公里、二百公里的范围内,有半小时就可以到,扩大了我们城市群的覆盖范围,现在有一个词叫TOD,T是交通,O是引导,D是发展,城市引导城市布局和经济发展。所以高铁的出现,包括高速公路的出现对于城市布局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布局、城市的布局,可以说为我们发展现代的城市群提供了前提条件。

  郑新立:
  最后我想说一下,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释放城市化潜力的关键。目前我们要解决城市化中间的一些难题,都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一个是我们农民工的市民化,需要出让原有土地的物权来获得资金的支持。我们中心最近也有一个课题,就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课题,发现凡是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做了一个比较,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这些国家通过土地的私有化,使郊区的农民、封建区的农民和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工业区的这些农民,迅速地获得了土地增值的收益,一下子就富起来了,富起来之后,拉近了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日本、韩国、台湾省都是这样的,相反,在墨西哥、巴西、印度这些地方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城市居民,没有土地升值收益来为城市化作为一个资金支持。所以这些国家就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以我们现在把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草地以及房产的物权变成财产性的收入,对于中国避免走进中等收入陷阱,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所以这个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郑新立:
  城市化增加建设用地,需要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来弥补。中国城市化需要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这个增加的地从哪来?我们不能减少耕地,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破,现在最大的潜力来自于农村宅基地,根据资料,农村现在的村庄建设用地是17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均占有的建设用地是城市人均占地的3.5倍,现在好多房子常年在空着,通过宅基地的整理,把宅基地能够使得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可以满足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新增一部分的耕地。第三,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农业,我们需要鼓励土地流转集中的制度。

  郑新立:
  我们要建立现代化农业,靠一家一户种的十亩八亩地是不可能,要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华北平原,在旱作农业一个人种一千亩没问题。前几年我到淮河调研,河南有一个县,一个村的一万亩就一个人承包了,农忙的时候雇一点工人,有全套的农业机电,一个人种一万亩地,有这么大的潜力。所以搞规模化经营,需要相应的配套,就是土地流转的政策。

  建设新农村,农村新型社区,需要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房地产的商品化。我们的村庄现在几千年形成的自然村落,居住分散,占地很多,特别像浙江的地方,一户一户住得很分散。根据浙江嘉兴的经验,通过土地确权颁证制度,调整居民居住的布局,可以大量的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但是这就涉及到它在新型社区里的占地比原有的宅基地怎么交换,如果不是商品化,不能进行交换,那么这项改革就难以推进。所以解决当前城市化的四大难题,都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要探索农村土地积极所有制的实现方式。

  郑新立:
  最近我们看到,国办67号已经有两大突破,现在是小文件大突破,7月5号发的。一个突破是国办67号文明确提出,农民耕地的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抵押、转让,这是一个重要突破,还有一个突破是民间资金可以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包括办一些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公司等等。国务院的文件已经有了重大突破,我们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会为我国的城市化提供一个重要的制度保障,谢谢。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郑主任的精彩演讲。下面我们有请社科院李扬院长讲话,大家欢迎。

  李扬:
  尊敬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首先我对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的发布,对这样一个研讨会的召开,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祝贺。这个出版社由我分管,出版这样一系列的皮书也由我分管,所以我今天很高兴,我们出版社又出了一本好书。

  今天这个主题是中小城市的发展,郑主任高屋建瓴,从中小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说了一下他的设想。我想中小城市的发展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中国城市化是一个包含内容非常多,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的历史进程。所以需要有多方面的探讨。在探讨中,我们逐渐明确了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有怎样的内容,应该怎样推进,有了一些更加细的方略,都非常重要。这个报告我初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

  李扬:
  第一,它不仅仅是就城市化而言。为什么要说这个感想呢?大家也都注意到,城市化在中国,从去年年初以来,被大家当成一个大事讨论,口径稍微有一些变化,现在比较主流的口径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这一点我觉得是需要注意的,我们有几个报告就是从这几个角度来谈的。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讨论中国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市化的关键所在,因为刚才郑主任说了,城市化是中国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和世界相比有不同的地方,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农村要变成城市,人口要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流动。中国还有它的特色,中国从1949年开始,中国人被人为地分成两个部分,在我们整人口大部分的人享受不到国家给他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待遇,他们知道那个学校好不能上,他身份不行;他知道那个可以就业,但不能去,因为你是农民。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看是中国城市化的最主要的制度障碍。

  李扬:
  农村变成城市,人口流动没有问题,但是人是有身份限制的,这其实是主要中国城镇化的最主要问题。所以中央有关部门非常及时地说,人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最核心的问题,解决这些农民工,首先解决已经在城市的农民工的落户问题,解决户籍问题是最重要的。这样一个问题,老实说在大城市看的话稍微显得远一点,在中小城市就很近了,大量的人,边际上的人实际上是在中小城市流动,这个研究集中研究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对于丰富国家的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城市化进程是有好处的。这一点我想和大家共同注意。因为只讲城镇化,我注意了,很容易变成一个规划,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运动,怎么变成规划的问题,大城市、小城市,这个带,那个带,只见物不见人,也要注意,但是要注意人的问题。如果只就城市化研究,就变成了城里人治理城市化,城市化包括城里人和城外人的城市化,否则会走偏。比如到了70%,那另外30%怎么办呢?如果到了90%,还有百分之几,你怎么看待这个身份呢?所以城乡一体化才是我们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我觉得有几个方法是从这几个角度定论的,做得非常好。

  李扬:
  第二,城市化有很多的角度。不同的角度都在强调它的重要性,我注意到这个绿皮书力图建立一套指标来衡量、评价、引导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在立规矩,规矩本身立得科学不科学、可行不可行、公平不公平至关重要。我们在评价中小城市发展上有两套指标很有意思。一套是12个字,所谓“集约智能、低碳绿色、协调和谐”,这个我很高兴,这里面没有把速度、GDP放在里面,因为城市发展,哪怕是GDP最后是要人在其中能够很好地生活,这几个指标都是围绕人的。另外,有五套指标,科学发展、节约、投资潜力、区域劳动力的布局、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又有一套。这样一些指标兼顾了环境,兼顾了经济增长,兼顾了劳动、人口,考虑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样看起来,这套指标比起现有的很多评价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城市的指标部下三套,城市竞争力、城市发展、金融生态,我们680多个城市评价在金融方面的潜力、风险,现在又有一套了。

  指标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是独到的,这一套对于指导城市发展,特别是中小城市发展我觉得基本上是科学、可行的,希望进一步把它细化。因为一套指标,大家都按照指标去做,哪一个市长、县长看我哪里缺、哪里好,缺的补上,一定要用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引导政府做正确的事情。这套做得还是不错的。

  李扬:
  第三,研究方法。当我们研究对象是中小城市,所有一大堆的案例,我看中国研究城市化,研究城乡一体化主要需要的方法就是人口、人类学的方法。你要认真地去研究一个一个地方,特别是边远地区人口变化的动态以及引起变化的因素。虽然我们在最近这些天,我们有很多的课题,大家逐渐感觉到了这一点。比如城市化,现在52,西方国家97、56,各种都有。我们要问,到百分之多少就停下来了,不可能是永远这么走下去,你说为什么到70就停下来了呢?为什么美国到95就停下来了呢?你要考虑,要使城市化达到各个水平,以及相反的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经济学上说均衡,为什么很多人说70%,为什么70%是均衡点,不是65,不是80,城里人不想到农村去了,农村人不想到城里来了,城市化就停下来了。

  李扬:
  比如武进,原来人想在城里搞一套房子,现在想在农村搞一套房子,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状态,那个地方的已经到这了,不再追求90、80,在质量上达到城市化,而不是到百分之多少来刻划,这么复杂的社会运动,如果仅就这几个指标衡量的话,那简直太可怕了。这样的事情还经常发生,像在北京,以前是农转非困难现在是非转农困难,非转农的人已经完全享受到城市的好处之后,他钱也赚够了,他想去享受一下乡村生活,这是很特殊一群人的状况,不能成为社会的平均状况,我们要研究的是普通人如何才能均衡。总之城市化深入到今天,有非常多的课题需要研究。

  李扬:
  刚刚郑主任也说在十八大之前就推出城市化的纲要,迟迟不能推出原因在于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大家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并没有搞清楚,如果没有搞清楚,贸然地推进会出问题的。这样一些事需要大家共同研究,需要有更多的事去做。我们看到很多的市长特别希望你们开动脑筋,你们很好地总结自己的实践,为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提供你们的真知灼见,从而把中国的历史进程能够顺利地推展。

  我就借这个机会说这一点,预祝会议取得成功,最后对绿皮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于课题组的成员表示祝贺,谢谢。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李院长的精彩演讲。下一个演讲是有请李君如校长讲话,大家欢迎。

  李君如:
  刚才新立同志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李扬院长也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在听他们报告的时候,我脑子里想起了对城镇化的探索,我们所走过的路程。其实我们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了对乡镇企业的金融中心的问题,之后感到这个模式从阶段性功能性的城市化、城镇化提出来的。转折点在十七大,当时考虑到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涉及到三个转型,把扩大内需的问题和消费拉动的问题,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的问题,这使我越来越感到最大的内需可能就在城镇化。所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城镇化是我们最大动力源泉,在今后的20年里,城镇化将要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李君如:
  不同的城镇化的理论模型、改革方案,在循序渐进的提出来,这里面有很多的瓶颈,有统一的问题、产业结构的问题、投资的问题、农民工的收入问题,包括城镇结构改革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梳理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么破解城乡的二元结构、农民的市民化以及统一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在十八大前后,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道路,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思路逐步变得清晰了,在习近平的报告里,他展望了新型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战略蓝图,也及时地解决了新型城镇化的难题以及主攻方向。我们很快可以看到,三中全会以后就看到,习近平同志讲的这些精神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所以听他们两位报告,获益匪浅。

  李君如:
  我想就一个问题谈我的认识。既然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出来了,现在我们讲的多的是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十八大之后是我们探索的重点,形成了共识。市民化身份的变化带来很大的革命,就是社会结构性的革命。这是将可以预见的,产生正能量非常大。但是根据这我几年在城乡的调研,我感觉如果人的素质上的市民化,很可能给我们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带来很大的负面东西,或者说有些理论模型设计的东西会打折扣。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想的问题是,怎样在国务院进一步完成这个文件中,推动有关部门能够把人的素质问题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整体融入进去。

  李君如:
  今年,2013年中小城市的发展报告以及和这个报告召开的高峰论坛提出的一个主题,刚才李扬院长已经提到了,中小城市走一个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个具有现实性、前瞻性的统一指导意义。但是事实告诉我们,集约、智能的问题,给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还好容易解决,可能低碳绿色的问题难度更大一点。怎么走集约、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里面有一个对绿色问题的理解。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入一个绿色的城镇化道路,不仅要有绿色的城市建设理念,还要有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体现人的绿色生活。前面讲的整个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关键是人的素质,要走出一条集约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提升人的素质。

  李君如:
  前不久,中国机关举办了一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书画展,我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集团侨联的主席,要我写一副字,想来想去,写了四个字:“美载中国”,写完之后意犹未尽,又写了一行小字:美丽中国梦追求的不仅仅是山水美,而且是环境美、人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为什么要加上这一段字呢,我想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现在讲要“建设美丽中国”当然很好,但“美丽中国”我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就不如80年代提出的“五讲四美”目标,那时候讲美,讲的是“环境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这四美。我认为美丽中国应该包括人类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这四美都应该包括进去。

  李君如:
  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有人会问,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东西,你怎么能够把这两个不同的东西扯到一起去?但我反问一下,离开人的精神文明,能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吗?社会就是人的活动,生态文明也是人的活动,离开人的精神文明能够加强生态文明吗?由此引到我今天要讲的话,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很关键的在于提升人的绿色素质。现在讲城镇化讲经济的多,讲社会的也很多,但是讲人的不多。

  提升人的绿色素质要提高绿色责任心,重要城市作为“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因为绿色是一种普适性,绿色又是一种公共式,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共事业和共同责任。是建设和发展中小城市过程中,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到道路,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参与实践,如果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而不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把它看成自己的事业,那么目标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口号,而难以成为社会建设。同时保持绿色、坚持绿色这样的责任是对全世界集体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在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说,比如这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了,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都难以避免,一个城市的空气是绿色的,那么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绿色的恩惠,包括全世界每个人的绿色责任性就有了坚守。

  李君如:
  第二,提升人的绿色素质就要学习绿色的知识。中小城市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绿色的理论和知识的支撑。在城市建设当中,有人把绿色看成是种树,但是却不懂得在什么样的纬度,什么样的气候,什么样的土质上种什么样的树,就会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知识就没有绿色,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会导致绿色,有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连同这样的知识就是对绿色的反对,中小城市在建设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过程中要的是知识的绿色,没有绿色的知识就没有绿色的城市,没有绿色的知识的人就不可能建设绿色的城市。所以让每个人学习绿色知识,对于提升绿色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非常喜欢我们的绿皮书,讲绿色又是绿皮的,我觉得这里很有意义。

  第三,提升人的绿色素质就要树立绿色的意识。中小城市走集约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个理性的行为,给予全社会的绿色思想意识。前面讲的绿色知识问题,对没有知识的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就是要把外在的行为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意识,人在实践中能够真正认识到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绿色意识应该是用来实践的,绿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靠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思想,有了这样的自觉行动能就能自觉投身到绿色建设上,就能够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我们在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要树立起自觉意识。前几年我在昆山调研的时候,昆山从市委市政府再到市民,老市民新市民都有一个很自觉的绿色意识,所以建立了一个很美丽的昆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君如:
  第五,要有绿色的习俗,有知识、有能力、有本领,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习惯吗?我去年提了一个问题,我说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好油炒菜,如果这种习俗不改变的话,单是靠投入,靠政府的强制执法是解决不了的。

  第六,增强人的绿色自信心。中小城市走集约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然遇到困难和人为的障碍,这之间结构的调整、人类迁徙的问题等等,要有思想准备。要有建设绿色城市的自信,这种自信是种精神,是种意志,是种动力,也是一种希望。因此在引导全社会走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要增强人的绿色自信心,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绿色素质。总之,中小城市走“节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经济行为、政治行为,社会行为、生态文明建设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所有的这一切归结起来都是人的行为。关键就在于提升人的素质,特别是提升人的绿色素质。

  谢谢大家。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李校长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刘燕华部长讲话,大家欢迎。

  刘燕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刚才前面几位领导讲话讲得非常精彩。我从具体问题谈几个观点,我首先要祝贺中小城市发展报告发布,我觉得这个报告将来可以成为稳定的研究探索追踪中国中小城市城镇发展的记载。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进入史册,也祝贺它成功。

  我想谈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化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按照我们统计,中国目前的经济70%以上是在城镇,今后城镇化还要再扩展,中国经济总量在城镇中的比例还会提高。也就是说,今后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载体就是城镇,所以注重城镇化是不为过的。我们谈城镇化也要和现代化融合。城镇化是四化之一,怎么融合、怎么统筹,在城镇化有很多具体的落脚点,比如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就是产业结构大调整、新兴产业的大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就是城乡统筹,城镇化与信息化的结合就是智慧城市的发展。所以从四化建设、四化融合乃至于城镇化今后的功能和作用来说,研究城镇化的发展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刘燕华:
  第二个观点,谈一下新型城镇化的“新”指的是什么?应该说过去三十年,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很多的成功。我们也说成功往往也会产生副作用,这个副作用我认为过去的经验也适用于未来。我们理解,由于中国的特色,由于中国的发展阶段,应该说,任何一个地方的城镇化的发展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再一种考虑,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考虑今后的城镇化,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用过去的区县发展趋势外延、外推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传统的、计划型的思维方式。对于今后中国发展来说,面向未来,我们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今后的发展大势反逼和倒推我们现在的做法。

  2013-10-21 16:17:05

  刘燕华:
  第二种思维方式做法和第一种思维方式做法方向路线是远远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有前瞻性考虑策划城市发展。由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世界上处于快速的变化和变革之中,近年来的许多现象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在通讯行业中,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而是腾讯的微信;比如在商业领域,零售业传承了上百年,网购一下子超过了零售业;在金融行业,不是工行、建行之间的竞争,而是阿里巴巴的网上支付。对于今后来讲,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可替代的传统化学能源,便利和氢原料汽车将代替传统的交通,3D印刷将代替传统的制造业,大数据将代替科技、管理、教育一系列的发展,所以要用今后的发展大势度量和谋划发展,我们认为今后的城镇化它的几个“新”包括几个方面:运行模式是新的、组织方式是新的、产业结构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而且竞争格局也和现在不一样了,在世界范围内竞争格局大洗牌过程中,我们城镇化要起到引领作用,为了达到新,我们必须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防止粗放经营,要减少已经出现的城市病。

  刘燕华:
  第三个观点,城镇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透支可能产生的代价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像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严重制约问题,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水危机的衡量标准,人均年500方的水资源就是产生了危机,但是北京水资源只有100多平方米,所以必须要通过南水北调来实现,每调一方水要花很多钱。

  再有一个例子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造成的社会影响或今后付出的代价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必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考虑生态的文明问题,就是城镇化必须要走生态文明之路,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包括,包括四个方面,国土优化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高效利用,乃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一个国家管理的方向和水平。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考虑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考虑五个要素,就是衡量指标问题。

  刘燕华:
  第一,人。人员的组成和流动乃至于它的就业。第二,财。产业的结构、经济价值链。产业结构调整是不是能够调到产业链和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只要走上高端,它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就会加强。第三,物。基础设施。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拉动40%左右靠的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必须要有一个使用和利用的周期,假如说筹划好的话可以省的时间长,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目前还投入到传统的基础设施的话,用不了多久,这些设施的投资就不那么大了。第四,管理运行。就是政府、企业、社会的联动是否能有效。第五,质量指标。我们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刚才李君如教授谈的就是人的素质问题,还包括人的健康素质。城镇化发展的中心是为了人,这个人的生活质量,应该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我特别同意今天大会上提出来的,集约是绿色低碳的问题,但是绿色低碳的发展是相当之难的,正因为难,我们更应该把生态容量问题、生态质量问题摆在今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去,这是前面谈的三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最后,祝绿皮书一年比一年办得好,谢谢。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刘部长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尹成杰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尹成杰:
  非常高兴出席中小城市绿皮书的发布会和今天的座谈会,我学习了一下白皮书当中的一些典型经验,特别是我看到这本书正像刚才几位领导讲的那样,是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从总的报告到评价体系以及到典型案例,都有大量的鲜活经验和材料,有很多新的观点。在典型案例当中,我也注意到像长沙县、新政、新乡等,一共是12个市县,我感觉到这些经验集中在一起就是探索怎么样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刚才郑主任讲到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现在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当城镇化率达到30%的时候,它这个城镇化是进入快速的发展期,达到50%的时候,城镇化就是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而且这个速度是在提速的时期。到了75%的时候城镇化就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当前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53%左右,应该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怎么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围绕这个问题,我讲几点思考。

  尹成杰:
  第一,要坚定地把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作为释放需求的重要战略节点。刚才李扬院长说的,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事情,它也是一个农村的事情,同时更是一个经济全体的事情。现在我们国家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板,怎么加快经济发展,打造升级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造国内的需求,需求上不去,经济发展就有很大的制约。经济要发展,扩大需求,当前的重点就在中小城市和农业农村。

  我在农业部工作,因为经常出差到一些中小城镇,到一些农村,中小城镇的发展这些年来应该说欠帐太多,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都有巨大的需求空间。所以我们把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战略节点来考虑,它可以释放二元结构的消费需求,为什么叫二元结构的消费需求呢?一个是把中小城市作为重点推进城镇化,一个是自身的需求要释放出来,同时中小城市离我们农村,离我们乡镇,离农业和农村又最近,特别有利于带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在几年前到过辽宁,前两年随领导同志到海城,海城很大一方面就是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城镇带动农村加快发展带动需求。所以走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道路,很重要的是把战略选准,就是中小城市城镇化就是一个重点和战略节点,这是第一点。

  尹成杰:
  第二点,要把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提出来了,怎么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各地都在探索,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发展快的地方都是把功夫下在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来。我们国家二元结构体制不仅造成了农业、农民和城市、市民的风格,而且也造成了农村和城市的风格,形成了二元结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我觉得纽带和桥梁就是中小城镇。我到国外去看有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注重研究特色小城镇,它依托一个产业,依托一个大的企业,把这个小城镇建设得非常有特色,这个小城镇就连接了城市,连接了农村,连接了市民,也连接了农民。

  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就是把中小城市这个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起到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我们常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市怎么带动农村,我认为最有带动能力和条件的是中小城市,最有反哺机会的也是中小城市,所以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通过农村产业的聚集来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城乡互动的格局和良性循环。比如我们在城乡规划上,在基础设施上,在公共服务上,我们都可以统筹协调,统一推进,我觉得这样才能在一体化上取得成效。

  尹成杰:
  第三点,要把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推进”的方针,是当前非常有针对性的。我们现在强调的“四化同步推进”,重要的是因为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了。怎么样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不是旧农业现代化就能把现代农业化搞好?是不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他们之间是相互规避的呢?我认为都不是这样的,它们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城镇化也不会有农业现代化,所以城镇化也恰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到农业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一看,中小城镇和农业的融合度是相当高的,他们之间的依存度和相互依赖度都是很高的,而且有的中小城市把城市的要素流向农业,流向农村,带动了农村的现代化。所以我认为要通过中小城镇的发展,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我们农村的农民工进入大城市,成为城市产业的生力军,但是农民工要真正到大城市落户,成本是相当高的。我看到有一个专家,在中国的大城市里,一个农民工要能落户的话,它的成本要付诸几十万,住房问题、子女求学问题和就医问题,中小城市农民工的转移成本比较低,而且有利于城市务工和农村务农,目前这种就业格局的调整。所以我说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可以促进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这样就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

  尹成杰:
  第四点,我们现在要大力转变城镇化的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个新问题,是个老问题。但是现在的方式怎么转变,我对这个有点考虑,还是要坚持以保护环境和生态为前提,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合粮食生产的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我到河南去调研。河南省是我们国家第二个粮食产量超过1000亿斤的大省,也是郑主任的家乡。第一大省是黑龙江,粮食产量去年是1231亿斤,今年我们国家粮食的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获得好的收成。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带重要的粮食基地,农产品主要的生产省份,他提议走出一条确保粮食安全,不影响粮食生产前提下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这几年河南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像新乡、新政在城镇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还有一些地市,城镇化步子在加快,同时农业生产也在加快,粮食产量逐年提升。所以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在一个地方完全可以解决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存在的这种矛盾和问题,完全可以统筹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我们在坚持四化的前提下,我们提倡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这是第二点,走就近城镇化的路子。

  我看到一些小城镇就是就近吸纳一些劳动力的转移,效果非常好,我们国家农业人民的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单靠大中城市吸纳能力还有限。小城镇离农村最近,所以我们应该利用把那些基础好、发展快的小城镇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创造就业机会,要把农民吸收过来就地就近可以减轻政府和农民实现城镇化的压力和负担,也有利于形成小城镇和农村一体化的新格局。我们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特别致力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不发展,一个县的城镇化就不会有基础,所以要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特别要放大特色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促进城市和农村在公共服务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方面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农村的一些社会化服务,要逐渐的向农业和农民延伸。我现在也看到一些地方,比如在农业的指导方面,很多地方建立了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从而开展农业自我保护,效果是非常好的。

  尹成杰:
  第五点,现在前推进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建立一组机制。我们现在都在讲要协调发展,但是怎么协调发展,缺乏制度上和政治上的保证。所以关键我们要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机制上需要建立这样几个机制:一是建立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统筹规划的机制。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城镇做城镇的规划,农村做农村的规划,工业做工业的规划,农业做农业的规划。怎么把两个规划统筹协调起来,优化城市圈、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布局,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这样才能够把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规划上很好地协调起来。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筹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机制。如果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探索,这样才能解决。在土地制度上,一个是耕地如何保护、如何利用,农村的建设用地怎么样使用和管理,农民的宅基地怎么使用和管理,都应该做出新的、制度的安排,这样才能够既要保证现代农业建设用地的问题,又要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用地的问题。所以通过这样的土地制度的改革,我赞同推进城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判断。

  尹成杰:
  三是建立健全新型的农业机制,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我到江苏和德江做过一些调研,农村的股份合作经济发展很快,股份合作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特别是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合作经济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有些地方办家庭农场,在江苏、浙江一些地方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的家庭农场,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现在我们国家提出,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城市的要素,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发展要素怎么样向这些经营主体倾斜和扶持,把这些新型的经营主体和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方面我们要做一些探索。

  四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土地的流转也应该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土地怎么流转,流转之后怎么管理,土地流转的方向是什么?土地流转以后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制度上、政治上进行研究,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水平,提高农业的精细化水平,才能使农村达到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这样的水平。这是当前推进城镇化当中也遇到了一个问题。

  尹成杰:
  五是建立健全宅基地的管理使用制度,当前在一些地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宅基地怎么管理和利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促进中小型城镇化都是非常有利的。比如现在在河南的新乡还有新政都做出了一些探索。这里具体的政策应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做出探索以后,改善管理制度和办法,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使用效率,对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非常有好处。

  我今天就结合这个会讲几点思考,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尹部长的精彩演讲。刚才五位领导就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进行了讲话和演讲,都使我们有很多的收获,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演讲表示感谢!

  说到新型城镇化问题,刚才几位领导都谈到了,我借此机会也用两分钟说一个观点。在科学地推进城镇化或新型城镇化或发挥城镇化的潜力方面必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刚才郑主任已经讲了,我认为现在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一直被忽视的一点是农民工的称谓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给十八大提建议的时候其中讲到一条,应该在我们中央和国家的文件里,把“农民工”的称谓进行改变,可能有人不同意,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提法问题、称谓问题,关键是政策上如何到位的问题。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这种称谓使我们的认识出现了扭曲,而在这种扭曲下做出的决策一定是有问题的,所以我认为不是一个称谓问题,是一个农村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民变市民的改革中的基础问题。或者说得更犀利一点,这种做法几乎是社会对农业、对农民的另一种体制的剥夺。时间关系我也不想展开了,试想一下,如果农民工成为了你的家庭成员,你会用现在的办法决策吗?一定不会,所以我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我1968-1978年高中毕业之后在煤矿挖煤,当时煤矿里面有99%都是农民,但是他们有合同工、正式工,当他们转为正式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他们是农民工全是正式工,该解决住房解决住房,该解决孩子就业就解决就业,但是很多人已经在这里传宗接代,一直是农民。我们国家越干,工人阶级越少,产业工人阶级都不容易。这值得我们反思。

  我记得,1956年政治院的一个规定,一个人的成份确定八年,农民也好,学生也好,当工人八年你就是工人。现在我认为这个地方存在这样大的误区,我认为这个东西如果还继续这样认为的话,一定决定着我们的决策,我们试想如果早就是企业工人了,我怎么会不考虑它的各种社会均等服务问题呢?不解决一些困难呢?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还是认为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应该引起重视。第三项议程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关于研究成果的发布和介绍,下面有请李学锋博士发布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
  李学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以下我代表课题组发布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中小城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展示城市文明,防范现代城市病,建设和谐城市的最佳示范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战场。中小城市发展评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一套体现现代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涵盖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的问题,引导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李学锋:
  截至2012年底,狭义上看,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88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1.7%,总人口达10.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2%。2012年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29.52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6.8%,地方财政收入达26495.2亿元,占全国一般财政收入的43.38%。

  课题组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政府效率等四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8.9%,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0.8%,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出现波动,但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指标继续趋好,推动科学发展指数提升。

  李学锋:
  分区来看,东部区域仍然是表现最好的区域。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科技发展指数达到了75.3%,领先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提高最快,东部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指数提高较慢,那么中部地区提高了1.2个点,而东部地区提高了0.5个点。江苏省的昆山市连续九年稳居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第一名,湖南的长沙县、四川的双流县,辽宁的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第一名。这是科学发展的总体评价。

  对两型社会的评价分析,资源节约、要素产出、管理环境友好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两型指数为59.0%,相比2011年提升了0.8%,对比2012年,对资源节约和管理友好水平均有了显著提升,推动两型指数呈现出加速提升的态势。

  李学锋: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两型指数已经达到了62.5%,对比2012年提高了0.7%,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7.8%、56.8%和55.3%,对比2012年提高了1.0、0.8和0.5,东部地区在指数和指数增长速度方面都走在里全国前列。

  对于投资潜力的评价,主要从规模、基础条件、创新能力、政府效率四个方面展开。2013年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0.1%,比2012年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城市用地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加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小城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从投资看,东部地区的投资潜力指数为82.8%,基本与2012年持平,仍然在四大区域中居于领先地位,这优势进一步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其成本优势丧失。

  李学锋:
  东部地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其它方面领先优势不够明显。中部和西部、东北地区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分别为80.0%、74.4%、77.6%,上升至80.5%、74.8和70.9%。中西东部地区延续了近年来加速改善投资环境的态势,在基础条件和政府效率方面提升最为显著。

  对区域带动力的评价主要从经济发展战斗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辐射、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展开。河北加内蒙古准噶尔等表现较为突出,但在市辖区的评价方面,从数据的可行性,课题组选择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方面的四个指标,评价一下综合实力分别是人均GDP、地方财政总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李学锋:
  从规模效应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五个指标评价了视察区的投资潜力,包括常住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课题组利用各省区统计年限,各区的2012年统计通报等公开数据,对市辖区的科学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广东佛山顺德区、浙江宁波、江苏常州的五进区等100个市辖区的综合评价得分比较高,江苏常州的武进区,广东佛山顺德区、广东佛山的南海区等100个视察区的投资潜力比较高。

  以上是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 王长胜:
  谢谢李博士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我们在此对这次评价当中获得荣誉的城市表示热烈祝贺,今天会议的第二项议程结束了。下面进行第三个议程,下面有请白津夫司长进行主持。

  主持人 白津夫:
  谢谢,下面进入互动交流的阶段,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收缩一下,邀请区域代表性的同事和有特色的企业互动交流,请有关领导同志进行点评。

  接下来我首先邀请东部一直走在前列的昆山市,他们不仅仅在改革开放走在前列,而且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有卓有成效。我们邀请昆山市的夏市长谈一谈。

  夏小良:
  首先借这个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多年来给昆山指导、帮助、关注,也非常感谢组委会对昆山的鼓励和鞭策。就像郑主任讲的,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线城市但是又有所不同,我们昆山也要扮演一个苏州融入上海的角色。昆山属于苏州市,又紧邻上海,承担的接轨苏州又融入上海的角色,上个礼拜我们昆山全国第一条地铁线,从上海接到了昆山,全国第一条跨省际的地铁线。昆山还有一个特点,除了本身的昆山人之外,还有140万的非昆山籍的人口。我们城镇化的建设和东部其他地方同类型的城市人口覆盖是一样的。

  近几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帮助、专家的帮助支持下,昆山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时间关系紧要把昆山的特质和特点给各位汇报一下。

  夏小良:
  第一方面,城镇规划一体化。昆山的规划和其他的县域城市不一样,我们是全市有名的,我们531平方公里,我们不是做全市规划,是局部规划。实际上我们做到了控规的全覆盖,形成了这样一个片区的发展理念,一核五层,中间是一个核,周边是城镇新型城镇化的格局。包括在这个格局当中,有五个组团再加上120个保留村庄,保护和开放相结合,在大拆大建过程中还保留120个,昆山的风暴不一样,是江南水乡湖荡的一个现状。这是一个规划,和其他的县市不一样。

  第二方面,产业布局的一体化。我们现在从空间上来讲,形成了一个十大产业基地,各个产业基地的分布都不一样,谋求现代农业或讲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这样一个四化融入,追求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除了二产三产之外,还把一产也涵盖了,最近昆山做了四个十万亩的水稻、水产养殖、湿地、古树林地这样一个产业体系。

  夏小良:
  第三方面,整个城镇资源在配置,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把以村为行政单位或以镇为行政单位割裂,而是以全市931平方公里,全市统筹这个发展资源。比如说我们现在推进“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而且这个集中力还是很高的。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达到90%,农业向规模集中的达到94%,农民向社区、城镇居民达到了70%多,“三集中”在推行。

  刚才几位领导谈到了,实行的是双制,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我们现在是把宅基地和宅基地上面的建筑,和我集中居住区的商品进行置换。解决宅基地怎么办,宅基地上面建设农宅怎么办,我们认为,宅基地上面300平米的房子,房子你给我,我给你300平米集中居住的地方,这些产权置换,旧房换新房。第二个置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股份的股权相置换。承包经营权和流转以后土地的股权形成一个置换,宅基地和商品房的置换,股权和经营权的置换,形成了昆山的双置换。

  夏小良:
  第四方面,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农户还是居民,集中供水,比如说垃圾是一个路口设一个的,镇运营、市处理,达到了一个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第五方面,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我们基本上做到十分钟的交通圈,十分钟的文化圈,十分钟的建设圈,十分钟的购物圈,还有十五分钟的健康医疗圈。

  第六方面,城镇就业智慧保障的一体化。我们2003年开始,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包括养老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包括住房保障,所以有些方面是做到了一体化,尤其是像保障,基本上做到的是一样的。

  这是六个做法。在做法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学习体会,简要报告一下。

  夏小良:
  昆山在推进过程中,在宜业和宜居结合起来,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乐业才能宜居,一定要把产业推进,产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牛皮纸,离开了这个牛皮纸就有问题了。开放与保护的协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生态的保护、文化的保护,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几十年前昆山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最高境界是绿水青山。所以现在的做法是用不平衡的发展破解发展的不平衡。比如现在有的县很有名,但是财力不行,通过资源的统筹来推进城镇化。以上是机制和体制的结合。比如说要解决一个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样,产权的置换、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规划统筹很超前,现在算下来一共有五个大概,政府要拿出来,在这个推进当中,还有一些空间等可以弥补,确实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下一步还要更多的聆听领导专家的意见,以及把昆山的经营城镇化进程有一个新的阶段,最后邀请各位方便的时候到昆山指导、帮助、考察。谢谢大家。

  主持人 白津夫:
  谢谢夏市长,接下来邀请中部城市长沙县杨懿文书记介绍一下长沙方面的实践。

  杨懿文:
  尊敬的郑主任、各位专家,非常感谢给我们这次机会。我们长沙县比较关心顶层设计,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保持了一个健康的发展态势,我们很欣慰地感觉到,这次提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一直是我们五六年以来始终不渝的追求、目的。但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这条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产业先行、城乡互补、分类发展、绿色转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的做法有几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们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该坚持产业先行,切忌盲目跟踪,我们把工业发展程度较高的范围形成产城结合的试点。

  在一些进行一些城镇化的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优先选择一些产业发展城市较高的园区和乡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主要是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农民集中居住,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供给。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等工作,这几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我的感觉是,我们绝对不能把优势完全搬到农村去,也不能在农村进行推进,我要进行一个城市农民的管理,或实现一个城乡互补的新型城镇化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体现城市现代项目。

  杨懿文:
  突出特色,分类发展。我们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结合自己的发展历史,资源发展环境现状确定因素,确定自己发展特色的个性,我们提出了把产业园区打造成小城市,把经济发达的城镇,融入特色明显的地区,要成立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分类发展图。

  两型引领,绿色转型。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全县1%的土地创造90%以上的财富99%的土地、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我们觉得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更好的造福,而不是味城镇而城镇。我们为了你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常重视社会公共服务的配套,在大力实施水、电、雾、气、通讯“五网”下乡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全省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的资源,进入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学校进行联合办学的工作,力求让在生活在乡镇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服务。

  杨懿文:
  体制创新,创造活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的优化组合,推动城乡在积极柔滑、生态方面的协调发展。重点在后期管理、行政审批、人事编制、土地流转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规划否和财政项目居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试点政策,新型加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

  最后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到长沙县进行指导。

  主持人 白津夫:
  其实长沙县作为一个排名前列的县,也是改革开放30年十大典型之一,在城镇化发展方面梁书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很有特色,我们也去做过调研,时间关系没有足够的展示,接下来我们邀请海城市项世伟书记,他们在新型城镇发展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

  项世伟: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座谈会,每一次都受益匪浅,尤其是各位领导和专家会议的精彩演讲和讲话,每一次对我都是一个学习体会。每一次都能回去把大家的观点、意见落实在海城的县域经济上。从三个方面解读领导的讲话和海城的实践。

  第一,对县城经济,尤其是海城市这个中小城市进行一个定位,海城市是作为宏观经济之末,同时又是微观经济之首,如果把小城市作为我们的行政管理,把具体的行政行为定位到宏观之末、微观之首的话,在城乡一体化作为海城更重要需要在“化”上做文章。城乡、城镇应该要虚心地向专家行政、向领导学习,什么是城镇,如何建立城镇。城乡一体化通过我们微观经济之首,怎么通过政府正确引导、推动实现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这是我讲的作为县域经济、中小城市我们的定位应该实现什么。

  第二,海城的城乡一体化重要的是产业驱动,然后是空间布局规划优先的原则。海城的城镇化,每一个新城镇基本上是成立了南北双新城东西两集镇,把5-6个镇形成了合并,海城市27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8万,常住人口138万,涵盖了29个镇区,我们对这29个镇区不同的生产和生活要素情况重新进行了行政区划,形成了南北双新城,东西两市镇。同时在新城建设实施过程当中,每一个新城镇都要新建设1-2个开发园区,无论是农业开发园区还是工业开发园区还是服务业聚集区,我们通过开发园区、聚集区和示范区的建设吸引了农村的人口。在产业驱动上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基本是6、5个镇按照要素合在一起。

  项世伟:
  规划先行。我们的规划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的主体规划也包括空间规划,更重要的是涵盖了产业规划。城镇化过程当中的产业规划应该说在产业规划上,在农业的产业化,我们确立了海城市“五山一水十分田”,我们确立了东部以果园制为主,中部以菜篮子为主,这是在一产的规划上。在二产规划上东部主要以菱镁新材料基地为基础,中部以专业市场和钢材深加工、氢气化工产业园,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西部主要是以温泉健康小镇,包括温泉健康养生为主的产业规划。

  在规划实施之后更重要的是组织机构的建立,组织机构主要是撤镇变街,在所有镇一级当中撤销了各个行政镇的建设,实施了办事处管理。在办事处之上,又建立了经济组织,经济组织就是以新生管委会的名字筹建,对于新的组织筹建主要是承担了部分的政府智能,也承担了事业单位的智能,更重要的是承担了企业的智能。经过近一年的实施,海城今年第三生产总值要突破1000亿。地区财政收入要突破100,地方财政收入要实现82亿,公共预算收入要42亿,税收突破50亿,经过一年,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